月度资讯 | 改造羰基还原酶用于高效不对称生物合成氟苯尼考中间体、麦角甾醇的高效生物合成等前沿动态

2024-12-04 17:48 Molefuture



酶催化行业新闻



每月要闻


HOT NEWS

近期重磅研究成果




01

开发高效的羰基还原酶用于氟苯尼考中间体的绿色制备




2024年10月3日,郑裕国院士团队柳志强教授课题组在ACS Catalysis(IF: 11.3)发表题为“A Highly Stereoselective and Efficient Biocatalytic Synthesis of Chiral Syn-Aryl β-Hydroxy α-Amino Ester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组合运用loop工程和CAST/ISM 策略对微小杆菌来源的羰基还原酶(EaSDR6)进行半理性设计,获得高效突变体,对底物的催化效率提升至 909倍,且非对映选择性由59%提高至超过99%,底物上载量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工业应用潜力。【点击查看原文






02

机器学习增强羧酯酶的立体选择性发散进化




2024年10月7日,江南大学倪晔/许国超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IF: 14.7)发表题为“Enhanced stereodivergent evolution of carboxylesterase for efficient kinetic resolution of near-symmetric ester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利用高通量筛选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集,训练出梯度提升的回归树模型,以促进立体选择性进化,获得了立体选择性互补的突变体。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及QM/MM计算解释了羧酯酶及其突变体立体选择性控制的分子机制。【点击查看原文






03

非血红素铁酶的计算稳定性可实现新功能的有效进化




2024年10月12日,Washington大学的Jesse Zalatan Angew等人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 16.1)发表题为“Computational Stabilization of a Non-heme Iron Enzyme Enables Efficient Evolution of New Function”的研究工作。该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工具ProteinMPNN可以用于重新设计Fe(II)/αKG超家族酶,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溶解性和表达性,同时保留天然活性和工业相关的非天然功能。经过三轮定向进化,得到了稳定的Fe(II)/αKG酶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变体,该研究为新型生物催化剂的定向进化工作流程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稳定工具的常规实现提供了一个框架。【点击查看原文






04

酶促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化在立体发散性合成稠环内酯中的应用




2024年10月12日,四川大学王娜副教授在ACS Catalysis(IF: 11.3)发表题为“Reversing the Enantioselectivity of Enzymatic Dynamic Kinetic Asymmetric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ynthesis of Fused Lactone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蛋白质工程对 ChKRED20 的活性空腔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造,开发了酶促立体发散性合成手性稠环内酯的生物催化平台,实现了 20 种芳基三稠环内酯的立体发散性生物合成。【点击查看原文






05

解析糖基转移酶化学选择性机制并打造糖基化平台




2024年10月1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王健博团队联合暨南大学张志民、周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IF: 14.7)上发表了题为“An efficient C-glycoside production platform enabled by rationally tuning the chemoselectivity of glycosyltransferase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定向进化入手,解析选择性机理,进一步依据机理引导化学选择性理性设计。同时基于获得的突变体打造了一个高效糖基化平台,不仅为糖基化合物的获取提供了相关催化剂,同时也为该类酶选择性的改造提供了一套通用的策略。【点击查看原文






06

改造P450DA提高对未活化烯烃的环氧化选择性




2024年10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陈永正团队在ACS Catalysis (IF: 11.3)发表题为“P450DA Monooxygenase-Catalyzed Chemoselective and Enantiodivergent Epoxid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定向进化成功开发了P450DA突变体,显著提高了对未活化烯烃的环氧化选择性,并实现了同时合成两种手性环氧化物,展现了手性单取代末端环氧化物的应用潜力。【点击查看原文






07

首个以底物-核碱基驱动的P450过氧化物酶催化体系




2024年11月7日,上海交大瞿旭东课题组与武汉大学张郑宇课题组、厦门大学王斌举课题组的合作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IF: 9.4)发表题为“A nucleobase-driven P450 peroxidase system enables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 formation of C‒C and C‒N bonds”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采用进化关系导向的基因组挖掘策略,从细菌中鉴定出一种新的P450酶(PtmB),通过对多个PtmB-底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定点突变分析和QM/MM计算,深入揭示了PtmB独特的催化机制。该研究创新性地发现了核碱基在P450过氧化物酶催化中作为酸碱催化剂的新功能。这一发现有望为新型P450过氧化物酶及基于核碱基的生物催化剂的开发奠定重要基础。【点击查看原文






08

理性设计Erg11p酶以提高酿酒酵母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2024年11月15日,江南大学周景文/曾伟主研究团队在3 Biotech 上发表了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lanosterol 14α-demethylase for ergosterol biosynthesi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基于结构稳定性设计、共识设计、丙氨酸扫描突变和定点饱和突变,成功获得了F384E突变体,提高了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从而增加麦角甾醇产量,在5L生物反应器中麦角甾醇产量达到3067.5 mg·L−1,这是迄今为止报告的最高产量。【点击查看原文






随着 DNA 合成、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生物催化引领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医药产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升级。酶作为合成生物学重要的催化元件,被视为生物制造产业的“芯片”,在大宗产品、精细化工、化学原料药合成以及生物制药产业中均有广泛应用。镁孚泰生物以酶进化技术为驱动,致力于提供酶改造智能化解决方案,我们将持续关注酶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迭代优化技术水平,为开发高端酶奠定技术基础,专注服务于合成生物产业对酶应用的多样化需求,赋能医药原料及中间体的绿色制造,助力生物制药加速创新!










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及分享,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学术交流使用,不作为商业用途,文中所引用文献已指明作者及来源。如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Support@molefuture,我们将尽快协调处理。



新闻 | 翌圣镁孚泰ZymeEditor平台利用半理性设计和FADS酶改造技术将T7 RNA聚合酶的dsRNA副产物降至1.8%

干货 | 酶定向进化之突变体文库筛选技术大全

干货 | 酶定向进化之突变体文库构建技术大全




END



关于镁孚泰生物



镁孚泰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镁孚泰生物,Molefuture)是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酶进化技术为驱动、专注于提供酶改造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依托于翌圣生物,镁孚泰生物现有六大技术平台:ZymeEditorTM创新型酶进化平台、多宿主高效表达平台、发酵工艺开发平台、纯化工艺开发平台、UCF.ME®超洁净酶生产平台以及酶分析与质控平台。基于这六大技术平台,镁孚泰生物可提供酶定向改造、新酶开发、酶工艺开发以及GMP级别规模化生产的全套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酶在体外诊断、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医疗美容、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若您有酶定制的需求,在线填写需求表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吧!

点击在线填写定制服务需求表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青黛路537号3号楼
扫码关注公众号